【拼多多】如何在饱和竞争领域神奇增长

【拼多多】如何在饱和竞争领域神奇增长
这是一个神奇的增长故事,两年的时间拼多多的GMV增长速度,大家看一下他的相对增长速度是指数级的增长,大家在红利燃烧干净的时候,大家都困于增长乏力,破1000亿京东用了10年,淘宝5年,美团6年,拼多多用了2年,到今天为止拼多多活跃用户3.6亿,已经是淘宝一半。
年GMV2621亿元,已经是京东的60% ,更神奇的是成立3年上市,IPO的时候是288亿美元。
京东和美团的50%
在我们听到这个案例之前,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,而在过去两年他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,市场上对这个案例系统1的解读是:全都是假货。
比如阿里的CEO张勇说
我们不可能再走回三块九一双的日抛型的鞋还包邮的鞋。
上市前刘强东也接受过采访
京东的用户群和产品品质跟拼多多相比是另外一个level
上市前对于拼多多的言论非常不利,上市前蒸发了40%,我们希望深度解读创新案例,早半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,我们有两个视角,来反思这个案例
第一个视角:这个企业的战略
市场红利驱动
管理和领导力驱动
创新驱动的增长
第二视角:我们希望解读一下黄铮
两年时间做到300亿美元,很显然他的思考方式与众不同,他的核心学习点是什么呢
在一个按死没有任何机会的饱和竞争领域,黄铮看到了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,或者说,黄铮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
梁宁:除了假货,拼多多还有什么?
小晚:后流量时代,只有错位竞争才能生存
第一趴的解读跟梁宁的解读有关,第二趴的解读跟小晚的解读有关
在分析拼多多这个案例之前,我们引入一个经典的模型——低端颠覆式创新
我们对创新有一个误解——完全从0到有作出一个东西
熊彼特说
创新不是从无到有发明什么,而是把既有的基本要素组合起来才叫创新
基本要素是经济结构里的最小单元,分析经济结构的时候,分拆到最小单元然后组合起来就成为创新的一个套路
我们上过大学就学过——供给和需求的平衡
基本要素的新组合
1、 供给:技术、产品
2、 需求:B端的客户、C端的用户
我用这个最简单的模型,来让大家有基本的认识
《创新者的窘境》里说过“右上角迁移力”,大家想象一个坐标系,纵坐标是技术产品性能,横坐标是时间。
用户需求总是不停地提升,贝索斯说,用户的需求总是不断的提升,明天他重新使用这个产品的时候,已经是基本的需求了。在供给端,技术进步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,比尔盖茨说,我们总是高估技术在1——2年的进步而低估技术在5年以后的进步,这里面存在一个技术进步的是检查,这是所有进步的原始起点
技术进步的速度会超过市场需求的速度
克里斯坦森看到了一个悖论:性能过度效应——随着技术满足高端用户,而对于低端用户来说,这是一种性能过度,这是讲给小公司的,面对巨头竞争的时候,他提出一个大的机遇点——未被满足的低端市场
高端市场一个需求进步的斜线,随着技术的进步,会满足高端市场的需要,这时候会有一个低端市场出现,对于那个低端市场,现在的技术产品就是性能过度了
假如你是一个汽车产商,你90%的费用用在了10%的性能提升上
太贵了、太复杂了、太麻烦了,这是性能过度的表现,这是小公司机会的出现
关注大众市场,用一个颠覆式创新,不是颠覆式的技术,而是跟原有技术相比较,相对比较差的技术,他有优点,方便、简单、便宜、更小了,第二步用新的低端技术满足低端需求,他是动态的,他有一个右上角迁移力,我起步于低端,不是终结与低端,他会不断往上走,请各位思考,等这个新的技术性能能满足高端需要,他对于高端市场来说他的价格是现在的1/10,原有的主流供应商,土崩瓦解,颠覆就完成了,这张图非常完美的解释了他的逻辑图。
他更方便、更简单、更小了。用一个新的低端技术满足低端需求。
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
供给和需求,先有鸡还是先有蛋?
供给侧先还是需求侧先?
低端颠覆创新有两个关键步骤,第一步先从需求出发,他是前导点,他通常是低端和边缘的市场,这是第一步,这通常被叫做新市场创新
通过供给引入新产品,更方便、更便宜,这是第一步。
第二步里的主导力量变成了供给端的主导力量,技术和产品要不停的迭代进步,形成自己的护城河,如果你一直待在低端不叫颠覆式创新,一定要有一个右上角迁移力,完成第二步从需求主导,变成供给主导的时候,颠覆式创新才能完成。
拼多多的增长案例:
拼多多的增长案例完全是
教科书式的低端颠覆式创新案例,他符合所有克里斯坦森的所有案例,
你会不会说我拿着锤子看到满世界都是钉子
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理论都是锤子,所有的理论都有边界和适用范围,不同的理论他的使用范围更宽更广,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有效有至少两个标准

此内容仅会员可查看下载,请开通会员
立即开通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